图片 小时候,当村里很多人都还在田里刨土种地的时候,有户人家已经悄悄开始搞养殖了。再后来没两年,那户人家就换了新房,孩子穿的用的都是城里货了。村里人一边嘴上酸酸地说人家有本事,一边暗地里去举报人家偷水、偷电、污染水源。结果呢?那个家庭被折腾得差点散了。后来那家人搬去了外地,就再也没回来。从那时起,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人不能太显摆,尤其是在一个大家都还穷、还难、还沉默的环境里。图片 什么是“螃蟹效应”?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现象叫“螃蟹效应”,说的是渔民把一筐活螃蟹装在一起,其实是不需要加盖子的。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外爬,下面的螃蟹就会拼命把它拽下来。最后结果就是——没有一只螃蟹能逃出去。图片 这其实不只是螃蟹的天性,更像是某些人的人性。当你和一群人处在相对贫穷、困顿、平凡的环境里时,大家心里默认了一种平衡:我不比你好,你也别比我好。一旦你有了些成绩,有了些突破,你以为他们会祝福你,其实他们可能第一反应是:“凭什么是你?”所以,最怕的不是你没本事,而是你有本事还太张扬。图片 “藏”是一种智慧,不是懦弱有人可能说,这样太憋屈了,我努力奋斗,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?为什么非得藏着掖着?很简单,因为你身边的人未必都希望你好。很多时候,人的嫉妒心,比狼还可怕。尤其是在阶层不流动的社会里,人们默认的平等不是机会的平等,而是结果的平等。大家一起苦,一起难,那叫公平。你脱离了他们的苦圈子,那就是叛变。图片 心理学家莱昂·费斯廷格提出了“社会比较理论”:人类天生喜欢将自己与他人比较,特别是与自己相似的人。所以,当你和他们曾经是一样的,但你突然升职、发财、买房了,他们的自我就被打击了。他们不想承认你优秀,只会觉得你“走了捷径”、“拍了马屁”、“背后有什么背景”。你越光芒万丈,他们越觉得自己灰头土脸。所以,与其被人暗箭伤人,不如低调做人。这不是委曲求全,是保护自己。就像标题说的,原本大家都穷得很稳定,你一有点富起来的苗头,对方怎么可能不急眼?别小看“稳定的穷”这个状态,那是一种永远不想离开的舒适区。图片 你读书,他说书没用;你创业,他说你是骗子;你健身,他说你吃饱了撑的;你换了辆车,他说你肯定贷款压力大……你努力干啥,他都有话说。因为你每一次努力,都是在揭他们的短处,提醒他们:我不一样了,而你们还困在原地。是你变了吗?不,你根本没有做错什么,只是他们无法接受而已。所以,那些真正能走得远的人,往往都有一种特质——藏得住。藏财,藏功,藏才华,藏野心。图片 马云早年创业时,装得像个卖保险的;任正非在华为崛起前,躲媒体躲得像老鼠;还有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!(保持饥饿,保持愚蠢!)”——实际上是为了保持低调,避免被盯上。我们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,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,有些人嘴上笑眯眯,心里却恨不得你摔一跤。你刚创业成功,他会说你太冒进;你升职了,他会说你靠关系;你开店火了,他就会去偷偷举报你偷税漏税。图片 所以,有句话特别现实:不要在风还没起来的时候张开翅膀,因为你可能飞不起来,还会被人折断翅膀。有一个残酷的真相是:人会对别人的失败感到高兴,尤其是身边的人。可悲吧?但这就是现实。图片 “藏”不是一辈子,而是为了一鸣惊人你可以选择藏,但不是永远躲在阴影里,而是默默蓄力,等待时机成熟时,一击即中。就像种子在土里发芽之前,谁都看不到它的成长,但它没停下来。所以,别急着被所有人看到,先练好基本功,把实力打实了,再登场也不晚。记住一句话:宁愿藏着锋芒,也别招来无妄之灾。图片 当你真的强大到无人可撼,别人的流言蜚语、嫉妒排挤,才会像苍蝇撞玻璃,很吵很吵,但已经没用了。最后请记住:有能力的人才更需要藏。正如《道德经》里讲的: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 最有力量的人,往往藏得最深。-The End -作者-李眉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